2021年1月9日上午11时,新疆元正盛业律师事务所不动产与建设工程专业委员会2020年度第五次模拟法庭经过四次延期后终于开庭啦!
本次模拟法庭针对的是因工程款超付引发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模拟法庭合议庭由王国亮律师担任审判长,陈玲律师担任主审法官,崔斌律师担任审判员,王丹律师担任法官助理,高晶金担任书记员负责法庭记录。实习律师李妮娜、王丹蕊担任再审申请人方代理人,王斯琪律师担任被申请人方代理人。
在模拟庭审过程中突出了代理律师的分工配合、脱稿开庭陈述、当庭证据突袭、结合庭审情况发表代理意见等新规则,双方代理人结合案件事实及相关证据,围绕工程款是否超付、原审自然人被告与再审申请人的法律关系以及责任承担等争议焦点进行了激烈的法庭辩论及发问,庭审过程细致、有序。
庭审结束后,模拟法庭的法官对模拟法庭再审申请人方代理人及被申请人方代理人的庭审表现进行了逐一点评,所有参与人员对案件相关事实、存在的其他疑点进行了探讨。同时,本次模拟法庭的另一亮点是:参与人员在庭后针对“在因借用资质导致施工合同无效的情形下,被挂靠人能否向挂靠人主张管理费问题”进行了讨论,围绕法律规定、实务经验以及王轩律师的检索报告,大家总结了新疆区域法院就上述问题的认定倾向,即:1、新疆高院及乌市中院对于管理费的态度是参照双方约定的管理费比例有条件的支持,条件为:(1)“发包人(被挂靠人)”尽了一定的管理职责;(2)“发包人”承担了案涉工程的组织、管理等工作,此类工作也已经物化入案涉工程之中。2、“发包人(被挂靠人)”的管理职责可以体现在:(1)成立了项目部;(2)配备了部分管理人员(3)提供了建筑材料;(4)负责向建设单位收取工程款及进行结算。3、存在部分法院根据实际情况即利益平衡原则酌减双方约定的管理费比例的情形。
通过模拟法庭对案件庭审程序的先行演练,可以帮助实际承办律师对案件进行更好的系统梳理,同时,通过双方代理人的模拟庭审对抗,能让青年律师对庭审思维、技巧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开庭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不动产与建设工程专业委员会将继续发挥模拟法庭的实战演练作用、帮助青年律师不断提高办案能力与实务水平,同时,针对专业问题的讨论与检索让参与成员积累了知识点,相信长期坚持模拟法庭能不断完善律师的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