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专业领域 专业人员 联系我们
非上市公司股权并购投资中常见法律风险及防范策略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持续发展和产业赛道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并购的方式来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整合、业务转型和结构升级。所谓的企业并购是指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为了获得其他企业的控制权而进行的投资性的经营行为。并购在公司法中没有专门的规定,实务中企业并购投资的对象主要分为资产收购与股权收购。

尽管并购交易能够为公司带来很多发展机遇,其复杂性和潜在风险也不容小觑。特别是具有重资产特征的非上市目标公司,其在信息披露上较为隐秘,外部成员或组织难以识别交易标的的瑕疵,成为并购方需要重点关注并解决的难题之一。因此,如何合理地降低并购方承担的投资风险和责任,并保障交易的顺利完成,需要在法律和商业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以非上市公司作为分析角度,旨在探析股权并购投资中可能存在的一般性风险。

一、股权并购投资流程

股权并购是指并购方购买的是目标公司的股东权益。从法律层面上看,股权交易系对目标公司的债权和债务的概括承受。以非上市公司的股权并购为例,并购方主要采用的并购交易流程如下:

在进行股权并购时,需综合考量经营难度和投资风险,以确定最佳的投资方式和持股比例。这样的策略有助于并购方保持投资的灵活性和风险的可控性。

 

二、并购投资常见的法律风险及防范建议

(一)商业秘密泄露风险

1、商业秘密保护的重要性

在当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技术和品牌已成为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并购交易为企业提供了一个迅速获取目标公司关键技术、专利及成熟品牌的途径,从而加速技术创新和市场布局。特别是在科技领域,商业秘密的隐秘性和保密性对企业至关重要,这也给收购方在评估其商业价值、技术缺陷和法律风险时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近年来,商业秘密保护不当的问题在并购实务中愈发凸显,成为各方必须高度重视的焦点。在并购交易的各个阶段,双方可能会相互披露大量敏感的商业信息。若保护措施不到位,或交易未能如期完成,将可能导致商业秘密的泄露范围扩大,给双方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害。

2、实施有效的商业秘密保护措施

并购方与目标公司就交易进行初步磋商时,应当采取一系列有效的保密措施。首先,建立严格的保密协议。限定相关敏感信息的知悉范围,以及设定双方的保密义务,尽可能将保密信息范围扩大化解释。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形,并购初期并购方有时需要先行支付一笔诚意金作谈判担保,以获取对方同意并购方立即进行尽职调查,或作为获得独占的谈判地位而向对方支付的保证金,此时应明确诚意金的法律性质和未来的处理方式。其次,强化内部管理以确保并购交易的顺利进行。在筹划重大事项时,务必详尽记录每个具体环节的进展,涵盖商议方案、形成意向、签署协议或意向书的具体时间、地点、涉及机构与人员以及商议和决议内容等关键信息。这些记录应以书面的形式整理成交易进程备忘录,并妥善保管。同时,参与各环节的人员应在备忘录上签字确认,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责任的可追溯性。

 (二)股权瑕疵风险

1、出资不实问题

对于非货币形式的出资股权,如土地使用权、房产、共有资产等,需要了解是否存在产权纠纷或潜在纠纷。在目标公司完成实缴的过程中,虽然可能会聘请第三方评估机构对非货币出资进行资产评估及会计事务所对目标公司实缴资本事宜出具相应的报告,但作为并购方,仍需细致审查。特别要注意评估基准日、评估依据以及评估价值的历史变动。若评估价值主要基于未来收益,且目标公司未能从该资产中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此时应谨慎判断是否存在出资不实的情况。

2、人格否定风险

当目标公司与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存在财产混同时,通常表现为频繁的关联交易、大额应收账款与关联方相关但缺乏合同支持、财务制度的执行不力等。此外,若关联企业之间存在业务混同和相互担保的问题,这也可能引发对目标公司财产和法人资产独立性的质疑。并购方需警惕此类风险,确保交易的稳健性。

3、股权代持的识别

在尽职调查中,并购方可能会发现工商档案与实际财务数据之间存在实际控制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特别是当股权代持方与目标企业的核心技术人员存在亲友关系时,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尽职调查机构应履行审慎义务,结合实务经验,对股权代持问题进行深入识别和分析。

 4、应对股权瑕疵风险的策略

面对股权瑕疵问题,首要是准确判断其是否具备整改的可能性以及风险的可预测性。若问题能够整改且风险能够预测,那么整改的成效必须成为股权并购的先决条件,以确保并购的顺利进行。然而,若问题难以整改,则应考虑将股权并购方案调整为资产并购,以减轻潜在风险。如果即便是资产并购也无法满足并购的商业目标,那么建议收购方果断终止收购,及时在商业层面上止损,避免进一步的损失。具体解决方案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制定和实施。

 (三)或有债务的潜在风险

1、或有债务特性

在股权并购实践中,目标公司的显性负债通常能够通过详尽的尽职调查得以明确。然而,有些债务类型,如潜在的违约风险、担保责任或可能面临的行政处罚等,由于其发生的不确定性,这些债务在财务报表或会计账簿中往往难以直接体现,因此它们被归类为或有债务。考虑到目标公司对外负债在股权交易过程中不会因交易本身而转移或消失,这一特性使得或有债务成为股权交易活动中不可忽视且风险极高的关键点。因此,在进行股权交易时,对潜在债务的深入分析和妥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这类债务需要更为深入的风险评估和尽职调查进行逐一核实,以确保股权并购交易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2、处理或有债务的优化策略

在交易过程中,双方通常会在协议中明确目标公司责任的界限,并要求对方全面披露相关债务,同时作出诚信承诺。除此之外,收购方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要求被收购方提供一系列增信措施以增强交易的安全性,这些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原股东的担保、分期付款安排以及履约保证金的设立。作为收购方,还可以巧妙运用自身的股权结构设计,以达到更为高效的股权收购目的。

(四)职工安置的潜在风险

在并购交易中,员工的妥善安置不仅是法律合规的必然要求,更是确保交易顺利进行和业务平稳过渡的核心环节。员工的稳定性和满意度直接影响到并购后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因此,制定一个全面、细致且符合各方利益的职工安置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在股权并购的推进过程中,以下职工安置问题可能会对后续执行和整合阶段造成显著影响:

1、人员冗余问题

随着产业升级和整合的推进,并购方在收购前可能已预见到目标公司的职工构成已无法满足当前生产经营需求。针对人员冗余问题,并购方可以通过岗位调整、内部转岗、培训提升等方式,帮助职工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对于无法安置的职工,并购方应当提供合理的补偿和安置方案,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2、核心人才流失风险

对于以核心技术为收购目标的并购项目,并购方应当制定针对性的留人计划。可以通过提供更具竞争力的薪酬福利、职业发展机会、培训提升等方式,吸引和留住核心人才。同时,还需要加强商业秘密保护,确保并购后企业的技术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不受影响。

3、用工合规性挑战

针对用工合规性挑战,并购方需要加强对目标公司用工情况的审核和监管。可以通过完善用工制度、加强劳动合同管理、规范薪酬福利发放等方式,提高用工合规性水平。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劳务派遣、劳动派遣等特殊用工形式的管理和监管,确保用工行为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4、职工安置的考量与策略

首先,职工安置方案应当充分考虑并购交易的背景和目标。在股权并购中,并购方需要深入了解目标公司的职工构成、用工情况、薪酬福利制度以及职工对于并购的态度和期望。这些信息将有助于并购方制定更具针对性的职工安置方案,减少职工的疑虑和不安,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其次,在操作过程中,并购方不仅要精准把握节奏,更要严格遵循法定程序,特别是劳动合同的修订和规章制度的调整等核心环节。同时,在制定方案和与员工沟通时,并购方还应充分考虑到员工的接受程度以及团队的稳定性。关于劳动合同的变更,必须与员工进行充分的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且务必采用书面形式,以确保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变更内容清晰明确,具备法律效力。

完成职工结构的梳理和优化后,公司不仅能够有效隔离因职工状态不确定而带来的潜在风险,还能够简化经营过程中的多个环节,从而提高经营效率和稳定性。这将有助于公司更好地应对市场挑战,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与常规的商品交易迥异,经营中的企业所承载的权利与义务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这些问题往往并非一目了然,而是需要通过深入剖析和整合大量信息,才能揭示出潜在的隐性风险。无论是某类股东、特定的债权人,还是退休职工,都可能隐藏着不易察觉的风险点,而其中的权利义务关系可能并未引起并购方的足够警觉。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为企业识别和应对这些并购风险提供参考。

 

声明:本文观点系作者个人观点,仅用于交流讨论目的,供读者参考,并非元正盛业律师事务所正式法律意见或建议。如您有相关法律问题的意见交流或需要法律服务,请与本所或作者联系。